论坛现场 林志文摄
1月15日,学校在主校区多功能厅召开水产学科建博学术论坛,学校领导刘卫国、何真、容景春、吴灶和出席论坛并作讲话。水产学院党政领导苏永华、简纪常、张健东、陈刚、朱海龙,水产学科学术带头人简纪常、谭北平、刘楚吾、杜晓东,水产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5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吴灶和副校长发言 林志文摄
副校长、水产学科带头人吴灶和首先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论坛的举办在买球网站建博历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论坛是对学校对水产学科的期望的一个交代,是对广东省通过买球网站建博资格两年来建博情况的一次汇报,也是对各位老师的科研工作情况的一次检查,是在座同学在学术方面的一次学习锻炼。他回顾了水产学科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水产学科近年来在师资队伍、研究条件、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来源不够稳定,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水平拔尖的年轻学者很少;高水准的标志性成果偏少,尤其是还没有获得国家级的科技奖励;某些研究方向的条件建设、研究平台还需要加快改善。
容景春副书记发言 林志文摄
党委副书记容景春在会上表达了自己对水产学科以及水产学院师生的期望,他希望师生们认识到自己和本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他通过举例说明校友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水产专业虽艰苦但是非常有前景,是个社会需要且易出人才的专业。他说:“你们的成功就是海大的成功!”。
何真校长发言 林志文摄
校长何真在上午的总结发言中表示这次论坛重要且及时。他说,建博是我们学校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也是影响我们建博人幸福指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他提出几点意见:第一是认清形势,勇挑重担。要求水产学科的学术团队一定要认清严峻局势,勇挑建博重担,坚决拿下博士点。第二是要做精强项,做强弱项。要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快采取措施。第三是要严谨治学,做到精品。加强学风建设,严防学术不端。最后,他鼓励水产学科团队要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拿下博点。
刘卫国书记发言 梁家慧摄
校党委书记刘卫国在下午的发言中认为师生们思想开阔,所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泛,研究严谨且方法多样,他希望学院多提供一些类似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相互的交流,共同推进学术的进步。
本次论坛共分四场,分别由水产学科陈刚教授、简纪常教授、刘楚吾教授、杜晓东教授主持。水产学院院长简纪常教授首先作了《海水鱼弧菌病免疫防治技术研究》的报告,简教授对海水鱼弧菌病免疫机理和防治技术作了详细的讲解,并向广大师生介绍了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随后水产学科的15名老师和9名研究生分别把自己或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作了报告,内容涉及鱼、虾、贝、藻等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种苗工程与增养殖、病害免疫防控,以及马氏珠母贝等海水珍珠培育、南海渔业资源与近岸生态环境等研究。
简纪常老师作报告 王娜摄
谭北平老师作报告 王娜摄
杜晓东老师作报告 梁家慧摄
王中铎老师作报告 梁家慧摄
本次论坛作报告人及报告题目如下:
附:水产学科建博两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关心下,在学科带头人吴灶和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年来,水产学科以建博为契机,积极推进科学研究。获得科研经费420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项,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35篇;新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8人,谭北平教授入选“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国家级培养对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5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50人次;在现有3个省部级实验室(中心)基础上,新增1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广东高校海产无脊椎动物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
(学科新闻主编:曾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