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先后发文表彰了一批一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这里将他们的事迹予以分类编发,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切实增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谢玲玲(海洋与气象学院),物理海洋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研究,主持国家基金、省部级平台、创新团队等课题20余项,在JPO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3部、获科技奖励3项。
李承勇(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开展海洋微塑料相关研究工作,本年度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5篇,第一发明人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件,校外到账科研经费305.8万元,为阳江海上风电项目编制了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对环境影响进行了跟踪监测,同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钟赛意(食品科技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学校“南海杰出学者”计划,2022年度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8篇, EI论文3篇,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3篇,授权PCT发明专利2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邓君明(水产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研究;先后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1项。
陈法锦(海洋与气象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与气象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本校高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买球赛的网站大全南海杰出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谢诗玮(水产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和挪威NIFES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产饲料功能性添加剂、鱼粉替代与新型蛋白源开发、水产品营养与安全性评价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担任《Animal Nutri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Aquaculture》、《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刘建勇(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专注于水产动物育种教学与科研领域,主持培育了具有生长优势和高氨氮抗性状的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新品种。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等各级科技项目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3项、省部级19项。发表相关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21余篇。申请国家专利40多项,已授权25项。主持选育南美白对虾新品种1个,科技成果鉴定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第六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21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2017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
滕慧(食品科技学院),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在《Food Chemistry》等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一区42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张艺(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过去5年,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3篇,其中包括在人文社科领域顶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所认定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李志行(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以公共治理与冲突管理、海洋综合管理、国际合作战略等为主。近三年主持1项国家科学技术部项目、1项涉外项目(韩国外交部)、1项省部级项目。在南开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Cultur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国内外学报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 CSSCI、KSCI论文16篇、EI检索论文2篇。在粤工作期间获得2019年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外籍高层次人才认证,并于获得2021年和2022年广东省高校外国专家国际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