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学校要闻

桑榆能为霞 夕照满青山

时间:2010-12-01

编辑:

作者:

审核:

来源:<a href="javascript:void(0);"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cla

浏览次数:

2010年11月,买球赛的网站大全迎来了她第75个周年校庆。75载春华秋实,75载岁月峥嵘,有成长中的坎坷和波澜,更有发展中的成就与辉煌。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这个时刻,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伴随学校一路走来,与她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把火红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她的老教师、老教授、老领导们。

他们就像树根,默默给树干以支撑,给树枝以滋养,春风桃李,香飘满园,自己却无闻于地下;他们就像春蚕,从不清高自诩,一味结茧吐丝,以寸寸银丝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他们就像蜡烛,生命尚存,就燃烧不止,用点点余热来延续希望的火种。他们以艰苦的教学和育人实践积淀成“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并不断诠释着它,他们忠实履行着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传统并把它作为火炬传递给年轻的后来人。有了他们,才有了海大的历史。有了他们,才有了海大的今天。

他们有的已经离开,有的已风尘满面、白发如霜,但是他们的名字已经镌刻在了海大的史册上,他们的故事还在师生口中代代流传。桑榆能为霞,夕照满青山。希望他们精神的光辉永远泽被后人。谨以微末的几篇文字来纪念他们的功绩。

 (新闻主编:张艳梅、曾昭茂)

站在夕阳下,回眸路漫漫 

 \

时光流逝,买球赛的网站大全走过75个春秋,经历巨大变化。学校从小到大,从中等到高等,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型方向发展。在国家“改革,开放”和广东要建成“教育强省”的大好形势下,海大获得急速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万人规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且有广阔发展前途的综合性大学,可喜可贺!

“三江汇海”。海大是由原湛江水产学院、农专和气象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气象学校是其中一条支流。我自1961年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湛江气象学校工作开始,就一直伴随着这条支流流淌,经历铁岩起伏,见证其兴衰变化。

当年中央气象局选择在湛江创办湛江气象学校,赋予办学宗旨是,面向南海,为全国气象部门、国防建设、特别是海防培养输送中等气象技术人才。这所学校位于霞山海头岺,与当年水专学校为邻,仅一墙之隔。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崭新,办学经费充足,教学设施较先进,教师队伍的主体由来自北大、南大、山大、南京气象学院等学校毕业生组成,学校以保密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因具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良好的校风、学风,师资的水平较高,学生素质较好,所以教育质量得到上级主管部门——中央气象局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湛江气象学校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国家形式大好之时,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学校处于停顿,面临停办的危险。教师的命运,前途也与学校息息相关。在“文革”动乱期间,这所学校不可避免遭到严重破坏直至撤销。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名决定,撤销湛江气象学校,校舍划归南海舰队,学校编外人员交由当地革委会处理。于是,教职工队伍中,除了“红五类”列入编内在气象部门重新安排工作外,大多数被列为编外人员,下放到市湖光“五·七”干校(即现海大主校区地址)进行劳动教育改造。学校人去楼空……

当时,因“战备”,市里的高中全部搬到郊区农村,相应成立“工农”、“五·七”、“跃进”三所高中,师资严重不足。正逢全国在下放干部中开展“两退一插”(退职、退休,插队落户)运动之时,市组织部对干校原气校教员进行再次处理,被派到郊区和农村各中学当教师,我被派到“跃进”中学。原气校教师几乎遍布全市各区中学。

跃进中学位于麻章乡下,没有公交车,没有电。师生“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住草房,点煤油灯,每餐5分钱饭菜,难见鱼肉。师生合力去金沙湾运海泥作肥料,自己动手种菜、种甘蔗,自食其力。我订了一份《参考消息》,它吸引部分男生,因而我的宿舍成了学生们的“阅览室”和“小饭堂”。尽管如此艰苦,我仍认真备课,认真教学,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在这里,我度过三个春秋,然后被调到市教育局工作。

机关工作与学校工作全然不同。白天上班,晚上也要上班。一个时期,政府机关实行“三·三制”(干部三分之一下乡,三分之一搞斗、批、改,三分之一留守机关,我被留守机关,一人承担三份工作任务。

一天,我奉命去铁路中学处理办学事宜。正当我骑自行车沿着解放西路前进时,途中被一农民学驾手扶拖拉机撞到,随后,一辆军车扎过来,三辆车撞在一起。我躺在汽车底下,围观人群施救,把我送到附近医院救治。我身负重伤,左脚上肢粉碎性骨折。因失血过多,测不出血压,出现休克。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嫌我是“编外人员”,退了回来,第二天苏醒了。经过急救,医治和调理,终于保住性命,也保住腿。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当时住院写了两首小诗:忽遇车祸险丧生,感谢党的救命恩,白衣使者为人民,救死扶伤情谊深。身卧病榻思征程,盼望早日健步行,为了祖国现代化,誓将余生献革命。这或多或少反映当时的身心历程。

动乱岁月终于过去了。全国正在开展“拨乱反正,大沿改革”之际,中央气象局决定复办湛江气象学校,反复动员我归队。于是,我重返学校,18年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回到复校筹办处,人员很少,又正逢暑假,我经常一个人坚持上班,全身心投入复校筹备工作。名誉上是复办,实际上是转办一所学校,一切从零开始。经多方交涉、谈判,舰队同意在海滨大道中一块山丘上建还校舍。从1979年5月至9月积极筹备,以水兵招待所为临时校舍,湛江气象学校复校后开始招生,第二年,新校舍基本建成,学校搬到新校舍(即现海滨校区),从而宣告湛江气象学校复活!

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完成复校任务,学校恢复到历史上最好水平。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学校继续迅速发展,办学规模在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数学、英语、微机等参加省、市中专竞赛都取得优异成绩。学校顺利通过全国中专校办学合格评估和教学水平评估,成绩优秀,在广东省名列前茅,被国家教委会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我伴随湛江气象学校起起伏伏走过36年,从没有离开过这块红土地。学校到达鼎盛时期,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卸任退休。随后,根据上级的部署,这支曲曲的小河汇入大海,成为海洋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欢庆建校75周年,回顾学校走过的曲折道路和个人的坎坷历程,也许能使师生们更加珍惜今日的海大,传承学校优良传统,把明天的海大办得更好。

刚到湛江时,我还是位青年,在这半岛上生活近50年,为今成了耄耋之人。我看到湛江市变大变美,也看到海大变大变美。我站在夕阳下,回眸漫漫人生路,感慨万千。“夕阳无限好,只惜近黄昏!”(作者:原湛江气象学校副校长陈少青)

 

 于相业教授二个《提案》为海大定地界,为职工谋福利

 \

于相业教授在任湛江市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期间,针对海大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省政协例会期间提出两个提案,并得到圆满解决。

一是关于尽快划清湛江海洋大学主校区北区红线的提案。当时校北区红线未划清,周围农民蚕食严重,纠纷和闹事时有发生严重妨碍学校的发展。他在提案中强调必须由省政府某领导指定湛江市政府某某副市长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办理,使多年来的这一大难题,能够一次性彻底解决。提案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并下文要求湛江市政府认真办理。该提案得到圆满解决。

二是关于在工资问题能够将湛江市三所省属高校工资与广州市省属高校同等对待的提案。该提案是于教授与省政协委员某某等共同提出的。该提案得到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并在湛江三高校党政领导努力下,提案得到圆满办理。这对海大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记者:杨文)

 

 无愧往昔,脚印现在—— 记31年来甘为人后坚守后勤的李启枢主任

 \

 也许在海大霞山校区里,大家对他都并不陌生,因为他的事迹,他的功勋,他的名言,早已名传于这片沃土。

在去拜访他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澎湃不已,心里在揣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还像照片上那么年青,干练。我们辗转来到了霞山校区老干活动中心关工委办公室,充满期待地寻找我们要拜访的对象。正在我们焦急等待的时候,一位拄着拐杖,一脸平静且面带笑容的老人家蹒跚而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小院门口。没错,他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学校副厅级干部、现任离退休干部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76岁的李启枢老师。现在的他还同时担任湛江市和省高校关工委副主任、湛江老年大学董事长、湛江市老游击队战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等十几个职位。

当我们看见那个拄着拐杖的慈祥老人时,我们都惊呆了。眼前的李老不再如照片上那样光彩照人,白发代替了青丝,皱纹也早已爬满了历经沧桑的面庞。而且因为股骨头坏死,现在的李老走路也不是很方便,虽然步履有蹒跚,然而他的背梁却如枪杆子一样笔直。

岁月无情,剥夺了李老的青春,却永不能剥夺他对工作的热情。初入李老的工作室,印入眼帘的是一大摞报纸,桌面上文件、书籍太多了,让我们感觉到有点乱。我们想帮忙整理,李老却阻止说:“不用,不用,你们坐吧,这里马上要大整理一次,所以乱了点,你们随便点。”一股暖流穿过,记者的心暖暖的。

李老乃性情中人

访谈中,李老渐渐沉入了回忆,从出生至今,一生的辛酸与快乐道于此刻。从李老的讲述中得知,他出生于1934年12月,他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那时的天空是灰暗的,时不时传来几声爆炸声。1949年也就是在李老16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了工作。当谈及那些跟他一起工作却又因没有知识而被清理回家,在回家路上被土匪侵害的几个女同胞时,李老那饱经沧桑却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盈满了浑浊的泪水,一开始洪亮的声音突然就哽咽起来,他小声地啜泣了……气氛随即变得伤感,对自己的同事们,他的感情竟是如此的细腻。

此时我想起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时为跟随他多年的乌骓而哭泣,原来一代枭雄也是性情中人,李老亦是如此。时隔几十年,李老仍不曾忘记过曾经帮助过他的女同胞们。

1979年1月李老受原湛江县委副书记崔进军夫妇推荐来到湛江水产专科学院(海洋大学前身),负责后勤工作。李老处处关心食堂员工的利益,珍惜与他一起奋斗、同甘共苦的伙计们之间的感情。直到现在,那时的一班老员工都跟他时有联系,我想这也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得到的。李老一直秉承他的人生原则——小车不倒只管推。活到老干到老,这是党给予他孜孜不倦奋斗于工作岗位前线的动力。

外表坚韧不拔的他,骨子里有一段柔情。谈到陪伴他走过漫漫人生的老伴时,他再一次哽咽了。老伴因疾病缠身而离他远去了,他声音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伤,从李老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伉俪之情深。

李老他不忘恩情、铭记手足之情、怀念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之真情。对人讲真心,对己守底线,李老实乃性情中人!

尽心尽力为海大

李老初来学校,管理后勤工作。不过他时常会去食堂窗口帮忙打饭菜,因为李老的态度好,同学们都特喜欢去他那个窗口排队,以为他是炊事员。

当时饭堂菜式只有“老三样”:馒头、米饭、肉菜。于是他提出按营业额提取劳务费,这使得员工积极地做各种各样的饭菜,增加菜式几十个,从而改善了食堂的老面貌。食堂的饭菜广受欢迎,不仅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很多学校周边的人来买饭菜。面对前来吃饭的人数快速增加,学校的负担也开始加重,李老又巧妙地采用外补内贴的方法,即对校外消费群体饭堂价格稍微提高,来补贴校内师生的方式。这样,饭堂不仅解决了之前存在的问题、还每年给学校上缴数十万元的资金,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充分肯定和宣扬。

李老很关爱学生,首创“三餐”制度:一是寒暑假深夜归校的学生能在饭堂里吃上热乎乎的晚餐;二是在考试紧张阶段,饭堂为学生免费提供“慰劳餐”;三是过春节时留校生能享受到一顿温馨的“团圆餐”。而李老,每一年都会和学生欢聚在饭桌上,给那些想家的孩子们带去丝丝暖意。还有一个是生日餐,在繁忙的学习中,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了,但没关系,因为有一个人一定会帮你记着,有饭堂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生日,李老他一定会保证每个人在这特殊的一天都能品尝上温馨的“生日餐”,给学生带去生日的祝福。  

 “一年365天,没有一天是我的星期天。”李老回忆说:“后勤工作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正是他对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海大执着的贡献,促使他在八十年代农业部省委工作组来海大考核干部,提拔副校级调研员时,李老作为唯一一个工农干部、一个有着小学未毕业的最低学历的人,却得到了最高的票数。他没有文凭却有水平,正是他用实际行动来展示他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从1979年调至买球网站,负责后勤工作,再到1998年成立关工委并担任其中一委员至今。沧桑一生,奋斗一辈子,多少的酸甜早已在李老的脸上写满了。创新食堂管理模式,创立关工委“温度之家”,参与“老人大学教育”的工作,发表一系列文章……数不尽的成就,道不完的荣誉,都在其工作室那一角落的荣誉证、勋章上得到了印证。李老一生的奋斗正是“为了开辟新天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真实体现。

过去,从没有“农闲的季节”和星期天的概念,现在李老虽然年过七旬,却依然如此。“没有特殊情况,一年365天,我都会来此工作。”然而当李老说了这句话后却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们关切地问其原因,李老面露无奈而又担忧之情,他告诉我们他的身体不好,现在又身兼多职,精力已不像以前那样充沛了,现在也只能量力而行啰!”

他31年来为海大尽心尽力,其突出的成绩曾多次被《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湛江日报》等多家省级、国家级的媒体报道过。

廉洁无私只奉公

他在管理饭堂工作期间,有一次发现食堂的炊事员多打了个馒头照顾他妻子,他知道后坚决拒绝,从此建议妻子不再去饭堂打饭,因为这事妻子曾抱怨说:“你在食堂工作还不让我去食堂吃饭了,这是什么道理呀?别人都是给家人谋福利,你却……。”

他在一次集体跟车采购时,曾叫司机绕路,去廉江看望生病的母亲,回来时坚持把那段的路费拿给了司机。

他长期坚持在饭堂劳动,该拿的奖酬金却一分也不拿。有时因为工作需要,要接待外宾,他却照样向饭堂交基本伙食费。正是因为他的以身作则,饭堂里多吃多占的现象改变了不少。

李老的事迹不久就在学校轰动了,领导特地让他在礼堂作报告。朋友却因此评价他“太傻、太笨。”而李老也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人现在实在是太少了。而李老表示无论何时他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学校荣誉,保持品质廉洁无私,清清白白过日子。 他的学生称赞他:“他的人生是‘三个代表’的真实写照,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他的言行是一部最好的道德修养的教科书”。

纵观当今当官者,一开始都是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的高材生,而到了后来有多少人能像老一辈的干部那样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原则,保存自己那份赤诚的良心呢?然而李老他做到了,他做到了。

敬心给上级、爱心为学生

说起如今的成就,李老一直感谢党教育得好。李老不由自主的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说起来到海大,李老一直不忘感恩原湛江县委副书记崔进军夫妇,他说:“我跟自己的老上级都是特别有感情的。”对学生,他传送的更是满满的关怀,每年过年他都会来食堂和留校学生吃团圆饭——过“大学生温暖之家”。因此他过年都没空闲时间呆在家里,而是把整颗心都扑在学生身上。学生也因为跟他很有感情,到现在每逢逢年过节李老的手机也总是响个不停,这些都是学生给他打的电话或发来的念想,个个都亲热地直喊“李爷爷,李爷爷……”,而李老则极力强调说“叫我李伯伯好,叫李爷爷显得太老了。”说完爽朗的一笑。

李老告诉我们,学校爱心社也是他一直关心着的,李老经常跟爱心社的学生说:“爱心社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们,我们一定尽力帮助你们,因为你们也和我们一样,都是为同学,为社会服务……”

十年来,李老领导的关工委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李老说他更乐于当“义工”,来好好关心下一代。

发挥余热、拾遗补漏

李老已经76岁了,但他对工作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何事都喜欢亲力亲为。“自己放不下工作、事业,学校领导也不放过我。”李老告诉我们。“每次学校老同志换届选举中,总是他的票数最高,领导同事都舍不得他走。现在,虽然压力虽然是稍微减少了,但白天仍忙忙碌碌的,晚上一有时间就会看些报纸,写写文章……”李老笑嘻嘻地说。

谈及家人会不会担心他身体而反对他工作时,李老说“我是干惯活的人,没活干更难受,量力而行吧,家人虽然担心我的身体,怕我腿脚不好使,但对我的工作还是理解与支持的”。“我想每天动脑是最好的运动。”李老又是爽朗地一笑。

李老还是喜欢什么都自己来,退下来也坚持拾遗补漏,退下来的他的人生也还是没有星期天的。真印证了同学们对他 “老黄牛”的评价。李老现在还是如黄牛一般忙于工作,家人虽然担心他的身体,但还是很支持李老的工作,希望李老能量力而行的做好一个干部要做的事。

李老风趣地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忙碌,平时散散步,动动脑子,写写文章,就是他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了。如今,李老不再如往日那样风风火火,现在的他只是求能清闲地享受自己的晚年。近日来,李老整理了自己生平的业绩,集成了一本小册子,名叫《回顾过去,问心无愧;展望未来,再留脚印》。同时,他还写了他自己一生的经历,并集成一个小册子。他希望后人能读到它,并把他的事业、他的工作延续下去,为学生、为群众、为人民服务,真正的关心下一代。

此外,他不断地向关工委,党支部等多个单位请求退任,希望能给下一代的干部更多的机会去锻炼。同时,李老也非常肯定了近些年海大的业绩,他衷心地赠送了我们海大一句话:“海大的发展潜力很大,我真心希望它能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面对着身为海大学生,身为海浪传媒一员的我们,李老师也微笑地说:“我很支持你们的传媒工作,希望这一传媒能办好,我们也要多多联系!”

深扎基民,回首往事,问心无愧;谈论现今与未来,望能再留脚印。(学生记者:陈水英、邓倩林、曾苑芳、杨文)

 

 

文志强教授畅谈运动与教育

\

中国潜水运动始于1959年,广东是中国潜水运动的发祥地。同年6月,国家体委委托广东省体委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潜水教练员、运动员集训班班。全国潜水集训班结束后,即成立国家体委潜水集训队,1960年集训队移师湛江海军湛江市基地。1962年9月,国家体委在湛江市建立了中国人民潜水俱乐部(后称国家体委湛江潜水运动学校),国家潜水集训队全体人员归入俱乐部。国家潜水俱乐部在广东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广东潜水运动的发展。

1963年潜水俱乐部在湛江举办全国首期潜水训练班,文志强教授与原广州市航海俱乐部教授陈兆明,原湛江市游泳运动员3人一起参加了学习。

 文志强教授,1937年出生于广州,曾就读于广州第二师范学校,后来直接保送到广州体育学院学习并于1960年开始在广东水产专科学校任教。

今天,海浪传媒新闻部记者来到文志强教授(以下称文老师)家里,对教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记者摁下门铃,出门迎接的恰好是文老师本人。文老师待客热情,知道是记者来了,便说要上一壶普洱。走进老师家里,大厅的电视荧屏上,正在放映当天亚运会的体育比赛……

用体育运动诠释光阴背后的青春故事

采访中,文老师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学习情况。

在广州第二师范读三年级时,文老师被提前保送到了广州体育学院(以下称体院)。那时又正值是各个学校搞大发展的时期,普遍面临着缺乏体育教师的状况。结果,在体院二年级升三年级时,学校要将一批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强,了解教学组织的,而且体育项目发展得比较全面的同学提前抽出来集训三个月。因此,文老师在体院学习时也是提前毕业。

老师的运动强项是游泳,但在中学时期,自己的体育就发展得很全面了:篮球、足球、田径、航海多项都喜欢玩。在师范的时候,射击 、航海多项,这些都是自己利用多余时间来学习的。暑假的时候,就去中山大学附近的广州航海俱乐部。整个暑假呆在那里,学习航海多项,例如:划船、游泳等,学过一个训练班十天以后,教员观察过后,觉得文老师当时的能力可以当辅导员,于是毕业以后留下来,下一批学生由文老师来教。

校庆75周年望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老师说,学生的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的。自己退休了几十年同样是感觉光阴似箭,一晃而过。

    75年,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将近走了大半的人生历程。而相对于海大,这75年也许仅仅是个起步阶段。文老师表示,海大这70几年的变化与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学校,由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有2万多学生,教师2000余人。就连我们这些退休的队伍人数也达到700多人。从整个学校的发展来说,以前仅有几个专业而已,现在学校的专业发展已经是多种多样。学校规模更是越来越大,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师资水平也比以前高出很多。当记者问及有关学校扩招的问题时,文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扩招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不扩招不扩大生源难以参与竞争,但扩招需要适度。扩招人数太多,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过去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现在是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教学质量当然会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扩招了师资力量要跟上去,但如果因为扩招而匆忙招师,教学质量自然也不会太高。如何留下好的教师,要给教师更多进修的机会以及更多的关怀。扩招也不只是一间学校扩招,所有学校都有竞争,如何去取得更多生源,需要学校自身搞好发展与提升,展现更多的教学成果,才能吸引生源。

对于75周年校庆日,文志强老师祝愿学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能带给学生什么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群众带来真实、及时、有用的消息报道。而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您认为自己的工作能为学校与学生带来什么?以及您的责任又有那些呢?”记者问。

文老师果断地回答:“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的责任就是宣传运动,传授体育运动。能带给学校与学生的,一个是让同学们锻炼好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另外一个,就是组织学生搞体育活动,为学校在外取得好的体育成绩,这不仅给了学生发展的机会,也给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此外,学生通过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与比赛,还能从中领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等体育精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应该自觉自律

回忆在体院的学习,老师说,当时的训练很单一。各个学校的情况基本也差不多,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条件有限。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不到好的发展与提升。学生普遍只接受了理论的东西,缺乏动手能力。在体院时,文老师报的是游泳。而像足球,两年里只有4节课,只教了基本的踢球动作。羽毛球也是一样,只有4个课时,只教了一些握拍方法以及简单的步伐。要学习要发展就要靠学生自己,练不练,要不要掌握技术,还需学生自觉自律。但体院还算有好的条件,有些省队也在那,省队练习时,在旁边认真看的话肯定能学到东西。

老师谈到,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差别太大了。如今生活富裕了,教育也比过去好得多,学生反而不懂得学习。所以说,要学习好,还需靠学生自觉。现在的学生,生活在这么幸福的时代里,身在福中就该知福呵!

扩充知识提升自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功夫是师傅教的,入门靠师傅,但功夫深浅就要靠自己”文老师说。作为学生不要觉得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就该掌握什么。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能只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应该接触更多课外的知识。知识不光来自老师与课本,社会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学习只靠理论知识,就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该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提升自己,就不能只发展专业基础上的东西,还该多涉猎专业以外的知识。在此,老师给我们讲起了著名的吴松营前辈。吴松营前辈是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毕业于湛江海洋大学,本科学历。虽然专业不是新闻,但现在已经是位非常有名的高级编辑。(学生记者:刘国梅、邓映秋、吴广兴) 

 

长者的启示——记原海大农学院黄若涛副教授

  \

这是一位认真做事、真诚待人的长者;这是一位面容慈祥、语气温和的长者;这是一位热爱生活、注重养生的长者。

这位长者是谁

她便是农学院畜牧专业退休老干部黄若涛教授,与其称她为黄教授,还不如称她为黄姨来的恰当。值75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曾任职于海大农学院教畜牧学的前辈,与其交谈,获益匪浅。

人云,相由心生。黄姨虽已古稀之年,依然满头黑发、神清气爽。黄姨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当见到记者时,她首先告诉记者:我是一个很爱玩的人。她说:“我到现在还有热情!”不仅热情,她的真诚与乐观、诙谐与风趣,以秒速斩杀了我们之间的代际差异。几个小时的相处,我们相谈甚欢。

黄教授出生于1939年,现已71岁高龄,1958年考入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畜牧学,1962年从那里毕业。从1978年开始来到海大从事农学院畜牧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8年由于身体原因离开了讲台。在海大任职期间,为了更好地研究畜牧学,她曾多次回母校进修。

海大她一路与你同行

在谈起以前的海大时,黄姨十分感慨,她说“想想以前的海大,再看看现在的海大,那就像小茅屋与高楼大厦,变化太大了。”

回忆过去,是一条心酸又艰苦的历程。她说,当年她到海大任职时,海大还不是“海大”,是“湛江农业专科学校”。那是的办学条件很简陋,教室是瓦房,路全是泥路没有一条水泥路,一到下雨天走路都困难。

黄姨对工作要求很高,很认真,追求完美。一丝不苟是她的风格,这源于她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黄姨家在市区,当时没有直接从学校到市区的路,她每次上完课回市区都要徒步走一段路才能到等车的地方。生活很不方便,条件也很艰苦,但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黄姨还是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活出了在海大的精彩人生。

我始终无法想象在台风肆掠、暴雨淋洗的天气,老一辈人是如何在满是泥泞的路上奔波。黄泥钻过脚趾缝的是何种的滋味,我无法想象,却觉胆战心惊,心中的敬佩也油然而生。正是这一份份隐忍与坚持,才有了海大的长足发展、才有了今日的光鲜。

作为一位在海大执教了20年的老教授,黄姨给我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多的,是一个专业领域的奋斗、一间学校的历史、一个时代的映照。当“瓦房”、“没有一条水泥路”、“交通很不方便”、“没有科研经费”、“几个老师凑钱养乳鸽、黄牛”等等词句从黄姨口中脱口而出,我深刻领悟到老一辈人学习、工作的艰辛,也被他们艰苦奋斗、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深深折服。

她提升了自我,培育了学生,奉献了学校

她是全国第一个做成功“乳鸽人工孵化实验”的人。她所发明的“填鸽鸡”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并被广泛运用到珠三角一带。她说,当时学校贯彻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实践。她就经常带着学生到外地实习,还要学生亲自喂养动物。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受益匪浅,师生间也因此培养了深厚的感情。那时班的规模跟现在差不多,一个班三十几个人,教学采用理论课加专业课的模式。她的学生写的论文曾多次被选入《全国农业优秀毕业生优秀论文集》。

长者的启示

黄姨也很爱玩,不是一般的爱玩,是很认真的玩。唱歌、跳舞、打太极、练瑜伽,样样都会,而且每个都不是浅尝辄止。要知道她毕竟是一个七旬的老人,半年前才接好断了的左臂,她是那样的热爱生活,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勇气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作为一个在现代化设施齐备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学子,我无法置身老一辈人的艰苦之中,他们经受的挫折与磨砺,我无法感同身受,却为自身的懈怠懊悔不已。75年过去了,海大终于成长得有模有样、有头有脸,而我们呢,是否仍能够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坚韧不拔、艰苦奋斗?

今天,我们将梦想寄予海大;明天,海大将未来托付我们。今天,海大以其优秀的硬件设施与软件配备为我们提供学习与展示的舞台;明天,我们是否能以我们卓越的学识与傲人的修养让海大名扬海外?

透过一位老长者的视野,我们看到了海大的艰苦历程;看到了一辈人为梦想不懈奋斗、为知识不懈追求的坚韧精神;看到了海大的辉煌前景。而作为海大学子的你、我、他,是否欣然醒悟,毅然用心钻研学识而不是颓废耗费光阴?是否决定为海大的光明前程与我们的学识修养而奋发图强、拼搏创新?

75年不长,却足以令一个婴孩老去、令一间学校成熟。就海大的变化,黄姨说:“学校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专科学校,现在啊……那个简直没得比!”不仅是面积的扩展,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譬如,教师队伍的壮大、科研经费的满足、教学设施的完善等等。黄姨说:“学校现在很好,以后还会更好!”

我说:“我们现在很好,以后还会更好!前提只有一个:奋斗,并坚持。” (学生记者:顾鸿雁、李德英、蓝神喜、杨文) 

 

细水长流 见证殷实的教育生涯——采访张兴全副教授

\

张兴全教授,92年来到湛江任教。是农专经管系副教授,退休后被聘到寸金学院当系主任。

张教授待客热情,得知记者来访,还特地准备了拖鞋给记者换上。

采访中张教授给记者们讲述了自己过去的教学生涯。以前上课的时候,教学楼只有一层,周围绿树环绕,但是教室内又阴暗又潮湿。一次上课的时候,教授听到堂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于是感到疑惑,怎么上课的时候会有声音在响呢?当时以为是学生在堂上搞“小动作”,结果感到非常生气。等到下课,才知道那是蛀木的虫子咬课桌时发出的声音。如今,这已成了张教授与昔日的学生们见面时经常拿出来谈论的一个笑话。学生们见了张教授都会说:“老师,您知道那时是怎么回事了吧。”每每被问到,张教授都会笑着点点头,说:“哈哈,知道知道。”

张教授说:“那时,图书馆的墙上不是都贴着一个“静”字吗?可是过道与楼梯上的脚步声总是很大。那时图书资料比较少,经济专业的资料还没有我的多。虽说办经济专业办了好多年了,可是新的、有关经济的资料没我多。”谈话中,可看出教授知识的涉猎相当广泛。

讲到教学建筑,张教授感触颇深。我们现在的教学楼是高大瞩目,风格各异。可过去的住宿条件是相当糟糕,学生们住的楼房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张教授回忆起自己当系主任的时候,有一个女生晚上与同学聚会过后,回来时不料从宿舍栏杆上摔了下去。如今,学生们的宿舍还配备电脑桌、风扇,这些在当时来说,学生是想都不敢想。

记者问及张教授过去的学生们学习状况如何时,教授说:“那时的学生上课,基本上不会出现迟到和早退的情况。另外,努力学习的学生不少。那时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但现在毕业出来当书记、副书记的都有。”谈到这,张教授特别说了一下,当初有一个姓卢的同学,对人亲和,不管是老师还是职工,不管是炊事员还是扫地的工作人员都相处得非常好;平时还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成绩优异。这样的同学在那时其实不少,有时候义务地干些什么事情都非常积极。张教授还说,当时有一个班,入党率几乎达到百分之八十。通过与教授的谈话,可见过去的学生与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学校多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张教授说:“专业的增加、师资的壮大、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成果的发展,都是近年来海大有目共睹的成绩。虽然我很少去海大,也很少去开会,但是海大有一份报纸,看了之后觉得发展得不错。教授、博士也出了不少。相比海大成立以前,农专,就我‘光杆司令’一个,就我一个副教授。的的确确,鉴于近年来所看到的海大的发展,我认为海大是前途无量啊!”

张教授还特别准备了一份稿子,列了三个层次、八个方面给我们学校将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看法。内容涉及广泛,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到后勤部门的改革,张教授每讲一个方面都为我们详细地展开介绍。

通过与张教授的谈话,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谦逊和蔼。张教授丰富的教学经历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生记者:陈沛茹、范素曼、郑雪丽)

 

 古色古香,一切皆清,谈古论今,其乐融融 —— 采访罗开副教授

 \

“一角中国结、一幅全家福、一把老藤椅、几幅狂草”清新而古朴地点缀了罗开教授的雅居,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味。

刚踏入罗教授的家,罗教授便微笑地对我们说:“刚透过门看到两个气喘吁吁的女孩,就知道应该是你们了。哈哈,快坐快坐吧!”说完,便招呼我们坐下,然后罗教授便开始为我们准备点心。这就是记者初次见面的罗教授,他看起来那么慈祥亲切。

在回忆中,罗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对过去海大的一些情景,他说,海大主校区过去是粤西的实验基地,那时条件艰苦,只有井水,洗澡则要到湖光岩去打水,那时一个大茅棚就做了他们的礼堂,大家在里面跳舞啊、唱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一切都是乐在其中。

就在罗教授讲到1963年当初被调到电白县(那里常出没老虎),行李还是用手推车推的时候。罗教授的太太,我们称她为:奶奶,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罗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她,奶奶向我们笑着招手过后便进了屋。这时,记者发现罗教授用的是一口流利的广州话与太太交流的。问及他是否经常练习广东话时,罗教授讲到:“这是以前教书的时候练的。刚才我们讲到被调到电白县之后啊,1997年被调回湛江农专任教……”在讲了一会儿后,奶奶端出两杯茶给我们。在品茶的过程,我发现罗教授客厅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的是一幅全家福,远远望去,一片鲜红映入眼中。里面罗教授一家子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老老少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顿时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气息。罗教授笑呵呵地跟我们比了四根手指,讲到:“我们家都四代人了。”说完还拿出三岁的小孙女为他照的像让我们看,为我们讲解着相片。

当问及罗教授教学生涯与学生们是否有过印象深刻的经历时,他讲了,以前在华中农学院当为系主任时,要求学生外出实践不能住宾馆,就买了蚊帐等生活用品与学生们一起同吃同住,为的是锻炼学生们。而那时他推荐的十个学生中,有九个考上了重点大学。同时罗教授现在与学生们感情都不错,还有在联系,每一个季度喝一次茶也成了他们维系感情的好方式。当中一个叫邝全新的学生捐了四万块钱,分两次给农院的校友们搞聚会。

对于学校教育方式这方面罗教授也谈了他的看法:“现在我了解得不多啦。对农学院的,也不好过问了。但就是担忧。如果是农学院,不去实践,是很难学好专业知识的。就像你们新闻专业的,也要多实践,不要等到大四的实习,那样太晚了。”

当问及当时学校是否有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令社会刮目相看的成就时,罗教授的脸上泛起了微笑,他说:“那时,全国的农专会议都在我们那开。在全国的影响是有的。当时学校走的路比较好。”对于自己的成就,罗老师也说到当时自己评上教授一职也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的,而自己当初发表的题为《花生开花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一文更是他在农业研究领域的一大创举。在讲的过程中,罗教授一直强调凡事必须付诸行动,自己动手实践才行。尔后,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当初他在农村教书时,没涉及过病虫害这一领域,但是当初为了服务人民,为农民们解忧,他自己硬是在这个领域做研究,一做做了四年。而罗爷爷的实践能力可见一斑,但不仅体现在工作中,生活中的罗爷爷又是如何呢?

在罗教授接下来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他是“学一行,爱一行。”学书法, 可以学到荣获国家级别的奖项;学唱歌,可以学到指挥乐队出团比赛;而学保健,可以学到自己原本的秃顶又长出新发来……罗教授他将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也带到生活中。

采访即将结束时,罗教授,罗爷爷仍然不忘叮嘱我们广大学子:打好基础,多点实践。

这就是罗教授,一位在工作上孜孜不倦,注重实际操作的学者专家;一位在生活中有文学韵味,不断追求心灵充实与安稳的老人;一位见证了海大发展历史的灵魂工程师。 (学生记者:范素曼、陈沛茹、郑雪丽)

    后记:海大可以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这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们的辛勤努力。我们知道,还有很多曾今在海大工作过的老一辈们,和他们一样,为海大的发展默默奉献着,海大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一路走来所灌注的热情;离不开他们不停播撒的汗水;离不开他们的金玉良言。值海大校庆75周年之际,谨让我们向他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说句:你们辛苦了……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   邮箱: xzb@gdou.edu.cn

电话: 0759-2383111(党办)、2383333(校办)、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业)、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学历培训)、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费咨询/投诉电话:0759-2383153,邮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权所有:买球赛的(中国)网站大全 -BinG百科  粤ICP备

粤公网安备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