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
胡锦涛的讲话在涉海两院院士中引起了热烈反响。院士们纷纷表示,一定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按照总书记要求,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重要目标,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首次把‘海洋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提出来”
冯士筰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这次院士大会相关议程安排得比较紧凑,内容也比较丰富。4天的会议开下来,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会上对有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讨论。经过此次会议的研讨,首次把“海洋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提出来,从而成为与资源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并列的学科。海洋科学由原来隶属于地球科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到今天成为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这说明国家对海洋科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海洋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胡锦涛主席所作的报告中已经有所体现。今后,国家会大力支持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对我们广大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情,更是难得的机遇。
在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中,提到了当前要大力发展的8项技术,其中就有“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科学,作为一名海洋科研人员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很高兴,同时我也在思考,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短板”是什么,面对这一“短板”我们该如何做。
当前制约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海洋创新型人才的稀缺,直接导致我国海洋科研进展缓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所以,要想实现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前提,也是关键。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事情,也不仅是所有涉海类高等院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一起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当然,实现海洋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其次就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和海洋科技的发展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第三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要着重加强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养成尊重科学的好习惯。四是要营造积极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不断接受创新精神的浸染。
“这是中央第一次大规模地谈到海洋问题”
金翔龙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近年来,中央对海洋的关注正逐年增加。此次院士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的战略性目标,这是中央第一次大规模地谈到海洋问题,为海洋事业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集中体现。
海洋科技工作者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总体目标出发,为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各项工作,分清局部利益和总体利益,改变过去分散的发展模式,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从堦院士:此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关心。
本次大会,院士们围绕着低碳经济、新材料应用、能源资源开发、人口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学术报告氛围浓厚,既弘扬了科学精神也普及了科学知识。同时,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组织基础、年龄结构都很合理,有利于中国工程院未来工作的开展。
胡锦涛讲话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是他提出要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两院院士和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钻研精神,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二是要 “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我主要从事海水利用的研究。我国的海水利用技术进步很快,但和国际先进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应以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更新、更高的科技手段,推动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赶上国外的先进水平。希望通过海水利用技术的应用,解决城市发展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短缺的现状,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为地区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洋事业的发展要与国家利益的拓展相适应”
袁业立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此次参加院士大会,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感受很深。我认为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规定了我们每一个科技人和科研单位的职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抢占制高点的意识,要把科学技术工作提高到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地位上来认识。
胡锦涛特别强调:“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增强我国海洋能力拓展,支撑海洋事业发展,保护和利用海洋。”将海洋科技发展工作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下一步我们应当在海洋探测和资源开发上下功夫,在技术发展层面上提高研究所完成国家任务的能力,勇于创新、努力在国际先进水平上拓展我们的工作,使海洋事业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的拓展相适应,适应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发展。
“有效发挥国家对海洋研究经费投入的作用”
方国洪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提出了在新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进行重大的转变,即从过去以追求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为主要目标转变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模式。做到这一点,要依靠科技创新。我国政府正在继续对科技和教育加大投入。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人员担负着主要责任,也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我国海洋事业相对比较落后,重大的创新成果不多,海洋设备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这种状态必须改变。科技管理部门要科学管理,科研人员要努力进行创新性研究,有效发挥国家对海洋研究经费投入的作用,为海洋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做出切实的贡献。
“为海洋科技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新契机”
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今年我国的两院院士大会与第2个世界海洋日 (6月8日)相逢,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当前要重点推进的八大科技发展领域,其中的第七项就是要 “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这为海洋科技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新契机,也对海洋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的背景下,海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为重要,海洋科技发展愈为迫切。海洋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服务价值与陆地空间基本等同。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要在胡总书记讲话的指引下尽快行动起来,在把握海洋科学技术体系建设新思维的基础上,做好海洋科技快速发展的相关工作:
一、开拓海洋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不断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海洋科技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是海洋原始创新的源头,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海洋科技实力。二、重视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大幅提高海洋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推动海洋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推动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既有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又要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四、扩大国际合作,充分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五、协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六、协助加强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七、协助创新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发展海洋科技教育。从而,使得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助国家发展赢得主动权,为社会经济培育新的海洋产业,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关键就是发展海洋探测能力”
秦蕴珊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参加两院院士大会,极受鼓舞。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其中,首先就说到了“要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我认为,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关键就是发展海洋探测能力。其实,在深海科学研究和近海科学研究中,都存在提高海洋探测能力的问题。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的海洋探测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基本上还都处于跟踪国际的阶段,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当然,模仿和跟踪是任何一个领域起步的时候必经的道路,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从战略角度出发,仅跟踪已经远远不够,亟待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技术。我们要大力加强海洋探测技术的原始性创新,以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在海洋探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深拖技术、载人深潜技术等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外,我觉得科研人员要具备科学精神。胡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到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精神在院士中引起了热烈讨论。我认为,科学精神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它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学术领域也有一些不正之风,科技精神必须大力提倡。
“要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四化’”
雷霁霖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这次院士大会上海洋领域能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高速发展,海水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20年位列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但我国还不是海水养殖强国,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养殖技术、养殖理念、养殖设社比较落后等。今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是十分严峻。耕海牧渔是实施科技兴海之本,工业化养殖是实现养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海水养殖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走转型、提升、构筑新产业之路,要实现海水养殖产业的‘四化’,即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养殖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最终达到管理的科学化。
现在山东提出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希望有关部门能明确其定位,把发展蓝色经济和产业结合起来有效实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只强调海上或海洋,没有把与之相关的起支撑作用的陆地考虑在内,导致陆海分家。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强调要实施海陆一体化开发,统筹海陆建设,我认为很好,海陆相互支持,就会发展得更好。
“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
麦康森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这是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第一次参加院士大会,心情十分激动,与会两院院士1400多人,气氛热烈。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大会开幕式,发表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感人至深,在当前要大力发展的8项技术中,明确提出了要 “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作为海洋科研领域新当选的院士,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保护和利用海洋、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要搞好下一步的海洋科技发展工作,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必将极大促进我国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强大的海洋经济优势,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跨越,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陆产业一体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的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第三,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着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现代海洋渔业上形成的优势,以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为方向,实施近海主体功能分区,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积极修复近海渔业资源,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鼓励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国际一流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发展海洋科技必须大力向深海大洋开拓”
胡敦欣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加这次院士大会,最大的感受是国家对院士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深感院士责任重大。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持续发展、振兴中华之必须,要靠科技力量。新世纪以来,为实现现代化,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并先后制定了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中不难看出,人才是关键。而要有创新型的人才,就需要精心培养和引进。培养是关键,引进则需要把好质量关。我认为,在人才培养上,院士的重要责任是下大力气,弘扬科学精神,优化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克服浮躁,潜心研究,研究成果重在质量,摒弃一味追求数量的不良倾向,使年轻人在优良、健康的学术环境中,快速成长,多出创新型人才。
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 “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这是中央高瞻远瞩,向我们发出的号召。对此,我有两个观点。首先,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必须大力向深海大洋开拓,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战略的需求。由大国向强国发展,必须向大洋开拓,进行大洋探测、研究。展望未来20年~40年,首先是西太平洋,再是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长期局限于近海,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其次,要使得我国海洋科技快速发展、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各相关海洋研究单位必须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克服单位所有制造成的低水平重复,有效地利用国家资源;在某些领域,抓住机遇,联合提出有新意、特色的研究计划或项目,开展国际合作,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相关的资助部门,应给予相应的优先资助支持。
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又要注意保护“濒危人才”
郑守仪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有人才,才有竞争力,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没有人才,什么都做不了。发展创新型国家,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是重要而珍贵的,知识分子最在乎的不是金钱和地位。知识分子要满足国家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正是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在人才引进和录用方面,我在思考可否不拘一格,充分了解人才的才能之后,选择更加灵活的方式考核人才呢?避开笔试、面试等等一轮又一轮的考核。因为国外人才可能在面试的第一关就因不了解中国国情而被淘汰掉,这会造成极大损失。此外,还要注意保护“濒危人才”。“濒危人才”指的是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几十年经验的科研工作者或其他行业工作者。当前我国男性60岁、女性55岁退休的体制,决定了基础性研究工作者刚刚积累到足够的经验,刚刚“成熟”,却面临退休。即使能返聘,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变得非常有限。这一点应当引起国家重视。
关于海洋科技的发展,“全国一盘棋”是一个值得继承的传统。上世纪有孔虫数据的完善,依靠的是全国海洋普查,从渤海到黄海,资源共享,无私奉献。现在和今后,科技的发展也要继承和发挥这种精神。
整合科研力量 加强深海研究
孙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海洋研究被提上重要日程,我认为这个趋势和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把我国海洋科技力量从高层次上适当加以整合,做好分工协作。过去我们比较重视近海,一般水深不超过200米,而超过2000米的深海占整个海洋的82%,如果不加强深海研究的话,实际上达不到真正加强海洋研究的目的。深海中富含多种资源,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对国家安全也十分重要。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年轻科学家的力度,目前院士队伍中海洋科学家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要使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尽快脱颖而出。
“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迫而重要”
侯保荣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战略空间,海洋问题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关注日益增加。此次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倍受鼓舞,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海洋科技的重视更进一步,海洋科技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等海洋科学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装备相对比较落后、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等等。这些都需引起国家相关部门与科学研究单位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人才问题十分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当前,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迫而重要。在这一点上,要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两手抓,同时进行。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我们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这对国家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还重点提到科学精神,这是科学技术的灵魂,是科技进步的动力。院士要做科学研究的领军人,同时要严于律己,充分发扬科学精神,成为学术道德的楷模。
(采写:《中国海洋报》记者赵建东 李青滨 唐少曼科学时报记者廖洋 通讯员冯文波 左伟)
(党群新闻主编:张艳梅)